常见罪名及量刑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罪名及量刑

领导、组织传销罪

发布日期:2016/5/11 16:03:08

     【组织、领导传销罪】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、领导以推销商品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,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,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,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,引诱、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,骗取财物,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 

组织领导传销罪在江苏判决

   来源:中国反传销救助中心 www.fcx110.作者: 中国反传销救助中心 2011-02-05 21:47:40

   以前多次提到南京六合地区发生一些所谓的“绑架案”,警方在介入调查之后发现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传销组织。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依照刑法修正案增加的《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》审理了此案。涉案人员有:

黎禄才  26岁  江西人  初中文化  六合传销团伙总头目  发展下线33人  骗取人民币10万余元。

法院当庭作出判决,判决如下: 被告人黎禄才犯有组织领导传销罪,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。

贾献伟犯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一案一审刑事判决

 

    公诉机关河南省上蔡县人民检察院

    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指控,20077月份以来,被告人贾献伟以推销“旭日美白化妆品”为名,要求每人交纳3000元人民币获得加入资格,先发展贾献礼、张跃进两条线。后贾献礼又发展贾天相、贾金辉、王春霞,张跃进又发展贾龙、刘振东,至20092月份,共发展393人加入其传销组织,被告人贾献伟也升级为代理员。

针对上述指控,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贾献伟的供述,证人李汉春、刘卫勤、杜银行等人证言,户籍证明等证据证实。公诉机关认为,被告人贾献伟以推销“旭日美白化妆品”为名,要求参加者每人交纳3000元人民币获得加入资格,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,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依据,共引诱393人参加其传销组织,骗取钱财,其行为触犯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,应以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 本院认为,被告人贾献伟为骗取财物,以缴纳一定费用即获得资格,并按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,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依据,诱使多人参加以推销“旭日美白化妆品”的传销组织,严重拢乱了市场秩序,其行为已构成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。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贾献伟犯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,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充分,指控罪名成立,本院予以支持。鉴于被告人贾献伟认罪态度较好,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,可以依法对其宣告缓刑。根据被告人贾献伟犯罪的事实,犯罪的性质、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、第五十二条、第五十三条、第七十二条、第七十三条第二款、第三款之规定,判决如下:

被告人贾献伟犯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(罚金已缴纳)。

(缓刑考验期限,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)

如不服本判决,可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日内,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。书面上诉的,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,副本两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审判长  贾合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审判员 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审判员  郭建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○○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书记员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徐州首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案件一审宣判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-01-10 20:08:45来源:江苏新闻网

中新江苏网徐州110日电(仲欣 佟研)110日,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,依法以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,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、房某有期徒刑3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,判处被告人余某()有期徒刑26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。 

  法院开庭审理查明,20125月至6月间,被告人孙某、房某以推广徐州某酒为名,建立互联网站并制定AB两套计划传销方案。A计划为缴纳人民币1100元购买一箱酒成为会员,会员再直接或间接发展会员以获得150元或25元不等的提成;B计划在参加A计划的基础上缴纳人民币1.62万元空头购买6箱酒参与排序,胜出者获得公司赠送的1.62万元酒或者3000元现金,介绍参加B计划的会员直接获得500元提成。被告人房某作为第一个高级会员,负责平时的方案教授工作。被告人房某介绍被告人余某加入会员,被告人余某又引诱丁某、耿某等人加入该传销活动,上述人员又直接或间接地将参加该活动的人发展至二百余人。被告人孙某、房某等人通过上述途径骗取资金人民币86万余元。 
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此案的被告人余某曾是徐州某机票代售点的售票员,在售票工作中认识了徐州一私营酒厂的老板张某。张某正因自己生产的白酒无法打开销路而苦恼不已,余某表示自己认识搞营销的朋友,随即便联系了远在辽宁的房某,房某又通知了自己的老乡孙某。在余某的牵线搭桥下,孙某与酒厂老板张某以电话、网络等方式多次沟通,确定了合作意向。 

  孙某是六十年代生人,八十年代后期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分配在一家工厂,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,此时已经是工程师的孙某选择了下海经商,在检察机关出示的笔录显示,孙某自称曾经从事过10年的金融投资行业并且所得颇丰,做销售是近几年的事。 

  达成合作意向后,孙某、房某一路南下来到徐州,并带来了他们的“营销方案”——购买该酒即成为初级会员,发展一个下线就能提成“人头费”150元,发展到第三层则从第三层再提成25元,16层封顶。此外还有吸收高级会员的B计划、成为加盟商的C计划和区域经销商的D计划。这些眼花缭乱的计划无一例外的有两个特征,一是要缴纳高低不等的费用取得加入资格;二是须按照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作为奖励的依据。至于他们所卖的酒,则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道具。 

  在徐州,孙某和房某向酒厂老板张某推荐了这份“营销方案”并着手实施,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引诱超过200人加入该传销组织,在传销组织运营中,孙某对外宣称“总经理”,房某为讲课“洗脑”的“老师”,余某为该组织唯一一个“地区代理”。为了使更多人加入传销组织,孙某还开设了互连网站,通过网络大肆宣传自己的传销方案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该网站后,顺藤摸瓜一举将此传销窝点查获,并当场抓获孙某、房某和余某三人,当时三人正在为10余名新会员“洗脑”。 

  在庭审中,三人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,请求法院从轻处理。 

  铜山法院审理认为,被告人孙某、房某、余某组织、领导以推销商品为名,要求参加者以购买商品获得加入资格,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,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,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其他人员参加,骗取财物,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,其行为均已构成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。遂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三年,并处罚金5万元;判处房某有期徒刑三年,并处罚金5万元;判处余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。

南京刑事辩护网www.njxingbian.com,法律咨询:18260039686南京刑事律师


返回顶部